您現在的位置:中國農業儀器網 > 行業動態 >四川宜賓:晚上農田水利基礎設施 做到真正為民服務
四川宜賓:晚上農田水利基礎設施 做到真正為民服務
近日,筆者從宜賓市南溪區劉家鎮獲悉,作為該區糧食主產地之一,2013年該鎮水稻總產量達18144噸,較去年增產868噸,人均產量更是再創新高。據該鎮副鎮長胡英介紹,該鎮糧食的豐收得益于完善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,而這就繞不開該區近年來大力推進的農業灌溉全域化工程。
劉家鎮地處城區以北,距城區4.5公里,遠離長江,境內雖有小型水庫,但由于水渠年久失修,不能滿足群眾灌溉需求,只能“望水興嘆”,始終擺脫不了靠天吃飯的命運。而這一切卻在近年悄然改變,翻修或重建的水渠引入了該鎮水庫的水,像一條條血管布滿了該鎮,不僅擴大了水稻種植面積,而且保證了農田灌溉也保障了農戶的豐收。該鎮開元村五組的村民杜作華就是眾多受益人之一。
杜作華是一位水稻種植能手,家里的幾畝稻田被他精耕細作卻產量就是上不去。“這中稻在揚花的時候,要是缺水產量就會大打折扣啊。”說起低產的原因,杜作華再清楚不過了。因此有一條水渠就成了他最為期盼的事。今年4月份竣工的灌溉工程滿足了他的用水需求,也使他今年糧食獲得了豐收。“今年我種植的糧食,畝產增收在200斤以上。”杜作華笑呵呵的說。
近年來,南溪區圍繞現代化農業產業發展布局,通過大力實施小農水、節水重點縣及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建設,完善了水網、路網、渠網,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灌排工程體系,提高了蓄水、保水、抗旱、排澇能力,實現了“旱能灌、澇能排”。近三年來,該區累計整合投入資金2.6億元用于小農水工程建設,完成了87個項目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,現已基本形成了農田全域灌溉體系。“到2020年,全面實現全區農業灌溉全域化的目標。”該區水務局局長鄧飛擲地有聲的說。
- 【中國農業儀器網】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。


